2025年“三月三”及清明假期期间,梧州市消费市场活跃,消费投诉举报量较平日增长12%。全市12315平台共受理投诉举报194件,其中商品类投诉占比72%,服务类投诉占比28%,主要集中于线上消费纠纷、服务类消费争议及价格问题、食品质量等领域,未发生重大群体性消费安全事件。投诉举报情况存在以下特点
线上消费纠纷持续攀升
线上购物投诉占比超45%,较去年同期增长36%。消费者反映问题包括:直播间商品货不对板(如翡翠平安锁到货后发现有裂纹)、商家推诿售后责任、夸大宣传等。部分商家将商品质量问题归咎于运输环节,导致纠纷升级。
食品质量问题备受关注
食品类投诉占比32%,主要涉及食品含异物(如螺蛳粉中吃出虫子)、销售变质或异味产品、肉类掺假等。有群众称在某猪肉档购买的“隔山肉”与平时的不一样,明显能看到其中掺有其他部位的猪肉在里面,认为商家存在欺骗,对此表示不满。
服务消费领域争议频发
服务类投诉占比25%,集中在餐饮住宿和停车服务领域。例如:酒店临时取消预订、卫生不达标、退订流程繁琐;景区周边停车场未明码标价、收费过高(如10分钟收费22元)等,引发消费者不满。
职业投诉举报扰乱市场
部分人员以“标签瑕疵”“宣传漏洞”为由,短期内批量投诉(如11单同一人投诉),甚至捏造食品过期问题牟利。此类行为干扰正常经营秩序,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甄别与规范。
消费维权温馨提示
目前,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到的投诉、举报依法进行处理,并就消费维权作以下提示。
(一)协商优先,化解矛盾。遇消费纠纷时,建议消费者与商家友好协商,快速解决问题。
(二)留存证据,依法维权。妥善保存消费凭证(如订单记录、支付截图、商品实物等),通过12345、12315热线、全国12315平台(http://www.12315.cn)或微信、支付宝小程序投诉。
(三)商家自律,诚信经营。经营者需严守质量关、明码标价、规范宣传,避免因小失大。
投诉渠道:12315热线 /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
线上平台:全国12315官网、微信/支付宝小程序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